• 中国文化视窗-丰台文艺视窗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我心中的北京南站

浏览量:1.38万次 发布时间:2018-09-21 15:12 来源: 作者:
我心中的北京南站
王海丰 绘 启程
1902年5月马家堡车站被正式定名永定门车站。1957年又在距离老永定门车站以西一公里左右的现址修建了现在的永定门客运站。为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工作行走的炎黄子孙们殷勤服务的理念,也倍加深入人心了。
随着改革变迁的机遇来临,1968年“上山下乡”风暴吹得如此迅猛,童年住在一起一个胡同里生活的几个邻居发小,今天却又聚在一起共同站立在永定门车站的站台之上,用粗狂的一人一大口酒的情感宣泄尽兴,来为其中一个发小送行赴山西插队,借以弥补昔日感情上的欠缺不足。末了这个小小的仪式将近结束,由喝到这瓶啤酒的最后一个人,他不但要以一大口酒一分不少的见底儿,全部折灌到自己嘴里的豪爽表现自己,还要由他出面顶雷高高地举起那只啤酒瓶子。然后,很使劲地往地上这么一摔,叫做碎碎(岁岁)平安,碎便如同岁字,谐音不谐字义,便晋升到了仪式的高潮嘎然而止。
1969年2月,再次走进永定门车站,那时我们都是刚满十七岁便被获准应征去云南陆军第十四军去当兵的中学生,临出发的地点选择设立在永定门车站,也算做是天作之合。接着来接新兵的云南籍贯的老班长又从嘴里新奇地冒出了“小北京”这一类新鲜的叫法儿词汇。即使是冬天置身在一列铁皮的军列货车车厢里,坐在自己的背包上面,心里也是暖烘烘的。一行数十人每人身上都有一套崭新的军绿棉服,只是当时还没有缀上那红色的领章帽徽,便是当时即将出发前的全身所有行头所在了。这车便停留在站内的一条到发线上。除区武装部的工作人员外,几乎没有更多的人前来送行,更没人去喝酒费力气摔酒瓶子,去讨那句碎碎平安的所谓吉利话。军人就是军人,新兵也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直至到了当时的终点站昆明东站换乘窄轨的小火车赴滇南,坐在窄轨铁路小火车的货车车厢里,眼见窄轨铁轨弯曲度要比中国一般铁路铁轨弯曲度大得多,乘坐在里面,时常有明显的转弯颠簸迹象不断出现,接近亚热带炎热地,去了当时的开远市陆军第十四军军部所在的驻地。
1973年从部队复员回到地方工作是人生中的又一个大的转折点,恰恰又被分配在能够贯通连接永定门车站的京原线上工作,当时上班归家轮休都要进出永定门站的候车室,这里便成了我们京原线铁路职工天天上下班的起点和终点站。因此,永定门站在人心目中竟诞生了有北京形象的踪迹,“到北京了”,用这句最精辟的话语,说出对当时的永定门站的评语则再贴切不过了。以至于当时有个别的通勤职工彼此间交流感情笑谈生活取舍,还有些梦想般的话随即脱口而出,要是能在永定门站工作也就不用天天提包跑通勤了。当然当年工作的取舍是根据工作需要分配的,自己想在哪里工作,想在哪个离家近的车站上班,则只是一厢情愿的个人心中的平衡,而实际和工作需求却是如此纷繁复杂,如果哪个人都想在近处上班,那远处的车站谁还去那里进行铁路运输运转组织工作。可见永定门站在一般远处上班的北京通勤职工心里有着多么大的诱惑与挑战力。
1988年永定门站被正式定名为北京南站。2006年1月28日,国家的倾心关注又使这里许多人的百年梦想得以实现。北京南站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改扩建。经改扩建,新北京南站在北京以最“快”的客运站闻名全国,又以总建筑面积不局限于30.94万平方米、候车室可容纳1.05万人而被后人刮目相看,晋升为亚洲最大面积的列车客运站之一,并享有“亚洲第一站”之美誉,成为国人引以为豪的资本。2008年8月1日南站又一展雄姿被正式予以启动使用,这个变迁时刻的到来是当年多少人多少年心中期盼的呀。这座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外大街12号的现代化车站,如今可通达包括京沪高铁、京津高速城际列车在内的干线,并已具有13个站台24条到发线,主体建筑恢宏,共5层,地上2层,地下3层,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九大建筑被誉为21世纪初的北京的新十大建筑。
这个变迁来得不慢却来得十分扎实,它使人们对过去车站的简单依存的态度,转变为一种探索更加具有科学态度生活方式的认真负责精神。对于经商出差旅游交通往来对车站方面的倾注情谊依赖程度,便由此变得更加深厚厚重了,北京南站又成了我目送自家亲人乘高铁去远赴上海参观国际博览会,送同事朋友及友人坐高速城际列车去天津诸如此类事宜,在身边屡屡发生交往的必经之地。时时地见面又时时地别离,都发生和出现在千万人及我身边的这个默默无言的见证人眼中。这个变化也无与伦比地说明祖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甚至是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业绩不能只简单地记在北京南站身上,要记也只能记载在复兴新中国发展的壮怀壮举篇章上面,记在北京及丰台大步伐向前发展的真实生活写照之中。
来源:丰台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