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城市印象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新疆:石河子雕琢“公园城市”新名片

浏览量:9.31万次 发布时间:2021-06-28 11:25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作者:
6月中旬,新疆石河子市公布《天山路以南区域城市设计》规划方案,天山路以南将是石河子今后重点建设区域,是城市建设的“重头戏”,石河子在拥有“戈壁明珠”、森林城市、宜居之城、诗歌之城等美誉称号后,开始雕琢“公园城市”这张新名片。2019年年初,石河子提出打造“公园城市”,先后实施了城市品质提升、主城区风貌规划以及军垦文化核心区城市设计、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启动了玛纳斯河滨水风光带、玛纳斯河生态公园建设,将绿色生态园林城市理念融入了城市建设发展之中。
解放绿色以生态立城
69年前,建设之初的石河子因为遍地石头又缺水,种树很困难,更别说建公园了。现在的石河子公园、广场、游园特别多,除了军垦文化广场、世纪广场、音乐广场、西公园等,石河子还有64个街头、小区游园,今年在建游园绿化项目7个。今年石河子提出了“三片、五带、八园、多点”城市规划体系,要把石河子建设成“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目前城市畅通工程、城市生态园林项目、军垦风貌区建设、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都在火热进行。
在石河子市数字城管监控指挥中心,记者通过大屏幕看到了石河子的城市全貌,这是一座被绿色包围的城市。该中心副主任万强介绍:“屏幕中大的绿色块是游园,小的绿色块都是绿地和林带,所有城市设施都能通过监控设备看到,城市实现了可视化智能管理。”大屏幕中,绿色图块非常密集,石河子的绿色尽收眼底。今年石河子还实施了透绿工程,拆除了城市“绿心”西公园和石河子市园林研究所的围墙,解放绿色,让市民进一步共享绿色成果,敞开式的休闲娱乐公园让市民拍手叫好。
家住在石河子市园林研究所对面的梁亮和妻子经常到园林研究所散步,他说:“4月围墙拆了后,我们经常来,现在这儿成了大家的植物园,园里植物花卉丰富,是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绿色是石河子的城市之魂,目前这座城市已经拥有了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卫生城市等众多称号。内在的红色基因、兵团精神、军垦文化是石河子走向“公园城市”的良好人文条件。
戈壁新城引领城市建设
石河子是在戈壁上建起的新城,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的第一座城市,此后又建了五家渠、图木舒克、阿拉尔等近10座城市。三代军垦人接续奋斗69年,从栽第一棵树、修第一条路开始,如今的石河子有52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回顾石河子的建设史,这座军垦新城在不同时代都为新疆的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我1961年从青岛到石河子当园林工人,1984年参加了军垦文化广场建设。不管是绿化还是城市建设,石河子都走在前头的,当时建了圆形的花瓣状喷泉,是全新疆的第一个喷泉,1998年广场又进行了大改造,喷泉扩建后建成了音乐激光喷泉,当时是西北五省最大的音乐激光喷泉。”石河子退休园林工人王课德回忆说。
王课德退休后,石河子在2014年启动了蘑引渠改造工程,一年多后石河子有了一条由南向北穿城而过的河。2016年1月,蘑引渠改造工程景观水系经过公开征名,被命名为明珠河,石河子名副其实的有了河。明珠河西面是老城区,东面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4年修建,明珠河达到了5.6公里长,面积78万平方米,最宽处水面108米。军垦魂雕塑、诗林、歌舞广场、文化字雕、儿童乐园、亲水台、鹅卵石小径、芦苇荡、野花丛……明珠河两岸处处生辉。现在,明珠河已成为石河子重要城市生态水系,是城市中轴线也是居民眼里的大公园,深受市民钟爱。
石河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闻发言人欧建华介绍,石河子《天山路以南区域城市设计》规划范围20平方公里,对石河子天山路以南、兰新铁路以北、玛纳斯河以西、西四路以东进行了整体规划。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专家做了设计。该设计体现了四大理念:生态复合的空间组织理念、区域协同的功能布局理念、特色品质的城市建设理念、脉络化的文化体验理念。据了解,石河子天山路以南区域建设将打造串联周恩来总理纪念碑(馆)、老街、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八一记忆”文化创意园等文化脉络,形成中国西部城市文化特色脉络。
 编辑:何建坪
责编: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