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中国名家书画展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中国当代书坛巨擎 – 沙孟海

浏览量:17.44万次 发布时间:2018-05-20 18:28 来源: 作者:
沙孟海
       沙孟海(1900——1992年),中国当代书坛巨擎,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之一。系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印学家,二十世纪书坛泰斗。原名文瀚,后改名文若;字孟海,以字行;号石荒、僧孚、沙邨、兰沙、決明。浙江鄞县沙村人。他知识渊博,学贯古今,对语言文字、文史文献、金石考古、书法、篆刻均有高深造诣,并有专著。
       他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喜习金石书画,尤熟篆法。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20岁前后他的书法已有很大名声。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后,曾在“修能学社”任教,在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有幸接触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其间从冯君木,陈屺怀学古文学,使他学艺大进。后到杭州又结识儒学大家马浮。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多次刊载其金石文字。1929年任广州中山大学预科教授。抗战期间在南京、杭州、武汉、重庆等地任机关职员。1949年后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美院书法篆刻科专业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所作气酣势疾,韵味沉厚,结体紧密而神采飞扬,自成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 “雄强”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且以行草书最佳,尤其善作擘窠大字,人以为“海内榜书,沙翁第一”。所作擘窠大字榜书,雄浑刚健,气势磅礴,点划精到,富现代感,以气胜,且越大越壮观,堪称旷世罕见,此非胸有浩然之气不能致也,为当代书风典范。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举办的大型书法篆刻展览,在多家专业报刊发表,被收入书法作品集,并为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风景名胜区收藏或被碑刻。
       出版书法篆刻集多种,有《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真行草书集》、《兰沙馆印式》、《中国书法史图录》、《文若印谱谈》、《沙孟海论书文集》等多种著述问世。并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等。
    沙孟海艺术年表:
       1900年6月,生于浙江省鄞县翔凤乡沙村。原名文瀚,后改为文若,字孟海(中年后以字行),号僧孚、沙邨、兰沙、決明、石荒。父沙孝能,字可庄,号晓航,中医。能诗,兼善书画篆刻。母陈龄,不曾读书,但有见识、有胆略,善作绣花图样。

1905年开始在家塾读书。

1906年入本村私塾一直至1910年,从族人沙璞斋、沙兆基父子读经书、古文。

1910年识篆文颇多,常取小印石学刻印章。

       1912年在本乡花溪小学读书。

1914年由舅父陈国华带至慈溪庄桥集成小学读书。暑假至宁波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1917年致力于古典文学,常向校中国文教师冯君木(幵)求教。除学校课程外,又自订自学课程,攻读《左传》、《礼记》、《说文》段氏注。

       1919年夏,在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至镇海县立高等小学任教。

1920年至鄞县梅墟小学任教。下半年辞去教职,从冯师君木进修古典文学,居于宝兴当弄冯老师寓所。自学古文字学、金石学,常向书法家钱太希(罕)求教。

1921年随冯老师往访同县篆刻家赵叔孺(时棡)。3月,同时至商人屠康候家任家庭教师。

1922年10月迁至上海,任屠康候及蔡琴孙家家庭教师。

1923年1月19日,由朱百行(复戡)陪同约见吴昌硕先生次子吴涵,引见昌硕先生于上海山西北路吉庆里。30日与朱百行一起往小沙渡路谒郑海藏(孝胥)先生。31日由宁波佛教孤儿院僧人安心头陀陪同至愚园路拜见康有为。

1924年随冯师结识著名词人况蕙风(周颐)。经况先生以篆刻持示吴昌硕先生,获缶翁(昌硕先生)题语册端。

1925年2月,由冯君木推荐至修能学社任国文教师。并获识朱彊邨先生。常随冯师与吴昌硕、况蕙风、朱彊邨先生交游,获益匪浅。

1927年至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国文函授社任教。“四一二”事变后,沙村老家遭反革命势力洗劫,东躲西藏。

1928年在沪因接近革命友人,并为革命友人传递信件遭解职,不得已2月到杭州,至浙江省政府秘书处任科员。

       1929年7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预科国文教授。

1930年8月,受杭州两浙盐运使公使公署之邀,至该处任盐政史编纂。

1931年任南京中央大学秘书,兼办校长朱家骅私人翰墨文字。以后随着朱家骅职位的擢升,勉为秘书达十八年之久。

1932年调任教育部秘书,仍分办部长朱家骅的应酬翰墨文字。

1933年1月,至交通部任秘书,居同贤里。

1935年仍在交通部任秘书,迁居至狮子桥梅溪山庄。

1936年5月,至中英庚款董事会任干事。12月,调任浙江省政府秘书处秘书。

1937年浙江省主席调由军人担任,因之离职,年底离杭州,经南昌、长沙至汉口。

1938年1月,复至在中英庚款董事会任干事。9月随中英庚款董事会迁至重庆。

1941年6月,由陈布雷推荐至军事委员会侍从室二处四组兼任秘书,分办应酬翰墨文字,半天仍在中英庚款董事会工作。因足疾卧歌乐山寓所匝月,集汉、晋、唐、宋人诗词为楹帖得百余耦。

     1945年1月,调任教育部秘书,仍在中英庚款董事会办公。著《家书四记》,避寇居重庆,与故乡间邮递阻梗,不易得家书,借此寄托故乡之思念。

1946年5月,东归南京,居玉泉路。受请从事《武岭蒋氏宗谱》篆修工作。同时仍任教育部秘书。

1949年8月,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担任中国文学系及人类学系之古典文学、金石学、古器物学课程。加入西泠印社。

1950年2月,家眷迁杭,居劳动路。年底至次年初随浙江大学中文系师生至嘉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1951年继续任教于浙江大学。9月,至苏州参加华东人民革命政治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

1952年2月,参加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学习。3月,调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调查组长。

1953年奉派去北京办理浙江运京的太平天国资料的点校工作。

1954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8月,兼任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与南京博物院曾昭燏院长及蒋缵初商讨制订浙江历史文物陈列方案。展出后,文化部认为可作为省一级地志性博物馆之典范。

1955年赴北京与故宫博物院联系调拨赵孟頫《吴兴赋》卷、《兰田叔浅绛山水》册等件,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1956年与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浙江图书报合办《文字改革展览》,负责编写《文字改革展览总说明》。

1957年主编《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并撰前言。负责编写《浙江省考古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5月,浙江省历史学会成立,被选为理事。

1958年参加浙江省文化局领导的恢复西泠印社筹备委员会,任委员。

1959年继续在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及浙江省博物馆任职。

1960年往余姚进行文物调查。

1961年参加宁、绍、台三地区调查古代书画。参加与日本书道家代表团之交流活动。

1962年任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副主任。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博物馆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五人小组负责文物的收购、鉴定,任组长。

1963年应潘天寿之邀担任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教授。当选为西泠印社理事。

1972年恢复作书。利用在省博物馆文一街保管部整理碑帖的机会撰写一批题跋签记。

1973年在省博物馆保管部为工作人员讲课。

1975年自编五十岁以前所作古文辞二十余篇,名曰《过言集》。

1977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1978年“文革”后浙江省历史学会恢复工作,继续任理事。

1979年10月,赴京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11月,当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担任浙江美术学院开办的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班指导教师之一。

1980年8月,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西泠书画院成立,任院长。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当选为民盟浙江省委员会委员。

1981年5月,赴北京出席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8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成立,当选为浙江分会主席。日本早稻田大学创立一百周年之际,为该校图书馆写横额“百年树人”,这是吴昌硕、王震之后该馆所珍藏的第三块匾额。

1983年4月往绍兴出席“纪念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叙1630周年大会”。任浙江省第五届政协委员。

1984年6月,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7月,任民盟浙江省委顾问。受聘于浙江历史学会顾问。

1985年4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7月,应杭州电视台之邀,拍摄电视片《笔歌墨舞》。12月,所著《配儿钩鑃考释》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授予荣誉奖。

1986年7月当选为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9月30日,沙孟海沙更世父子书画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开幕。11月,应浙江电影制片厂之邀,拍摄电视片《书法家沙孟海》。

1987年4月9日,往杭州饭店礼堂出席中日书法讨论会。在会上宣读论文《两晋南北朝书迹的写体与刻体——兰亭帖争论的关键问题》。4月10日往绍兴出席中日兰亭书会,后追访1600多年前书圣王羲之邀请四十一位名士“曲水之宴”饮酒赋诗的雅事。6月2日,在鄞县人民大会堂举行沙孟海沙更世父子书画展览。

1988年1月,任浙江省政协第六届委员。9月,任中国书协浙江分会名誉主席。11月,西泠印社八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继续当选为西泠印社社长。12月,受聘为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论文答辩会评委。

1989年6月,由长婿张令杭、次子沙茂世、友人夏家祺、三媳张灵芝编辑,陈振濂主编之《沙孟海翰墨生涯》大型图册在澳门艺林出版社出版。10月,赴宁波再次探望故居。受聘南通市个簃艺术馆名誉馆长。

1990年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在上海成立,与刘海粟、朱屺瞻被聘为名誉会长。出席马一浮纪念馆开馆典礼并应邀任该馆顾问。

1991年2月,在省政协会议提案,建议省教委重视中小学习字教学。9月20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出席浙江省首届书法艺术节开幕式。书法节还举办了沙孟海书法展,并在西泠书画院举行沙孟海书法艺术座谈会。11月27日,黄宾虹绘画展和沙孟海书法展在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开幕。

1992年4月24日,应邀赴鄞县出席沙孟海书学院成立典礼。长子展世、长婿张令杭、次子沙茂世、三子沙更世、四子沙匡世等随行。4月26日,沙孟海书学院举行成立典礼,由于卧床不能出席,由长子沙展世代读发言稿,次子沙茂世宣读捐献作品目录。10月,由于在文化艺术事业上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证书。10月10日病情突转危机,经抢救无效,在杭州与世长辞。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