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甘肃省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瑰宝之地,甘南州近年来持续发力,通过栖息地保护、拯救繁育、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扎实举措,精心呵护绿水青山。如今,从广袤的黄河首曲到叠翠的迭部多儿,从灵动的尕海则岔到丰美的玛曲湿地,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亮相”,在这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净土上自由生长、安然栖息,生动展现着甘南独特的自然之美与生态魅力。
甘南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离不开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保护野生动植物已成为社会自觉。生动的实践不断上演:在合作市当周草原,干部群众将救助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高山兀鹫、雕鸮等猛禽成功放归蓝天;在玛曲草原,草原工作站通过科学放归银黑狐,巧妙利用天敌力量,有效控制草原鼠害,维护草场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的成果在湿地系统尤为显著,尕海湖重现生机,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成群的雁鸭、翩跹的棕头鸥等上百种鸟类在此筑巢、产卵、育雏。尤为可喜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成群结队地选择在这里栖息、越夏、繁殖,沉寂多年的尕海湿地重新成为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家园,清脆的鹤鸣再次回荡在高原湿地。
近年来,甘南州持续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不断完善和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并积极规划新建或扩大野生动植物专属保护区。同时,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着力减少人类活动对保护地的过度干扰,加快建设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体系,致力于保护地的完整性、一体化建设。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愈加动人。
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丹正加说:“甘南州始终加强栖息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目前,在甘南州所辖的自然保护地,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目前,甘南全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145种。大熊猫、雪豹、川金丝猴、黑颈鹤等3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另有1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甘南分布高等植物2000余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的银杏、红豆杉、紫斑牡丹等24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凭借无可替代的生态区位和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禀赋,甘南州已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地区。未来,甘南州将持续守护绿水青山、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南,朝着建设更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典范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