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作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要冲,甘南州在3.6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守护着433公里黄河干流与百余条水系,年均贡献黄河源区58.7%的径流量。全州上下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
盛夏季节,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面如镜,在微风吹拂下波光粼粼。整个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碌曲县近一半的面积,这片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洮河58%径流量的高原湿地,正以2亿立方米泥炭储量构筑起”黄河蓄水池”。
甘南州通过实施整村搬迁、半禁牧等,投入2900万元恢复2.9万亩湿地植被,如今尕海湖面保持在2700公顷左右,湖区沼泽湿地面积恢复到1.2万多公顷,栖息的水鸟常年保持3万只以上,黑颈鹤种群稳定在80只,湿地年涵养水源价值超5000万元,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态系统趋向稳定。
在黄河首曲玛曲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工程让63.45万亩沙地重焕生机。通过阻沙林带建设、小流域治理等措施,黄河玛曲段出境流量十年增长18.7%,水源补给量提升40%。
甘南州制定出台《中共甘南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生态环保政策性文件26个,颁布《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环保法规9部,编制完成、推动落实《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6县市子规划、30个专项规划。争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26项,落实国家投资34.6亿元,大力实施湿地、草原、森林等一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面积达410万亩。通过护山、保水、治湖、扩林、调田、育草、固沙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逐步向好。草原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97.14%和17.81%。
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建设科科长安小伟说, “十四五”以来,全州累计完成投资8.63亿元,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修复治理退化草原445万亩、沙化土地4.29万亩,防控草原鼠虫害1368万亩。
甘南州拥有4000多万亩天然优质牧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牦牛产业基地,在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进程中,如何确保当地群众经济发展不受损,在严守生态红线基础上,甘南开辟特色发展路径。 打造2341个生态文明小康村,2024年接待游客2495万人次,收入135亿元。 “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49个,“中国牦牛乳都”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5.8亿元光伏治沙项目实现生态修复与清洁能源双突破。通过8.3%的财政生态投入占比、30个专项规划构建制度保障,牧民人均收入保持6.8%年增速。面向未来,甘南锚定“年增绿百万亩”目标,力保730万亩湿地存量,持续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高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