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文化民俗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花式民俗庆元宵

浏览量:20.2万次 发布时间:2021-07-05 14:55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我省各文博单位纷纷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月25日起,海南省图书馆在其微信公众号开展“迎元宵 猜书名 赠好书”活动。只要扫描省图书馆推文中的二维码进行答题,就有机会获得谜底相应的经典名著或畅销书一本。有趣的是,此次猜书名活动,把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常使用的Emoji表情作为谜面,大大增加趣味性。“绿菜叶、高跟鞋、钢琴键,几个表情加起来我居然猜对了,是《菜根谭》。不过有些就比较有难度,要对应作品主题和情节才行。”海口市民王丽芸在手机上答题,不亦乐乎。
花式民俗庆元宵
2月26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灯笼制作活动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前来体验。图为家长带着孩子制作元宵主题灯笼。 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26日下午,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举办了“线上来民博”新春系列之元宵祝福花灯活动。活动通过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公众号进行招募,工作人员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与100组家庭进行互动,制作元宵祝福花灯。手里是由博物馆寄送到家的材料包,手机里是活动老师的耐心讲解和演示,参与互动的家庭跟随着老师了解元宵节的故事,亲手制作一盏花灯,感受元宵佳节里的团圆美满。
花式民俗庆元宵
2月26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推出心愿祝福牌制作等活动。图为游客将自己写好的心愿牌挂在许愿树上。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元宵佳节当天,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里同样喜气洋洋,“上元灯会 趣猜灯谜”“点亮祝福 创意花灯”等文化活动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奉上一场文化大餐。“花灯长廊”下,人们或抓耳挠腮,或恍然大悟,遇到精妙的好灯谜,想通了不免当即点个赞,说声“有意思”。“元宵一到,灯笼走俏”,该馆每天三场的灯笼制作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前来体验,在活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灯笼制作中所包含的绘画、剪纸、纸扎等工艺。对于居住在南海之滨的潭门渔民来说,元宵节的椰叶灯是童年时期有关元宵节的深刻回忆。为此,该馆特别推出了编灯笼活动,让市民游客在亲手编织中感受别样的琼岛年味。
“今年元宵节恰逢周五,下班后带着女儿专门开车来赏花灯,为生活增添喜气。”2月26日傍晚,吃过晚饭,三亚市民胡旭与家人一同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观赏造型多样的花灯。三亚水稻国家公园里,时光隧道、年年有鱼、财神、十二生肖等主题灯组吸引游客驻足拍照。此次灯会由3000万颗灯珠、15万米灯线、30组大小灯组组成,由专业团队实景考察设计,呈现出景观氛围灯、灯会迎宾灯、花灯、水景灯、动物灯、光雕灯等六大主题区块31个元素,同时还融合声光秀,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国家海岸海棠湾的迎春灯光视觉盛宴。
花式民俗庆元宵
2月26日,在海口五公祠,游客拎着花灯打卡景区内的美丽夜景。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今天是元宵佳节,景区还在灯会的基础上,增加了宫廷舞快闪表演、猜灯谜赢灯笼、年年有余——莲花水灯祈福等活动,市民游客在指定平台发布水稻国家公园照片或视频,配上相关文案,还能参与红包福墙抽奖。”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
元宵佳节赏花灯是中国的传统民俗。不仅是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夜幕降临,三亚鹿回头滨河公园、海棠湾亚特兰蒂斯等处的花灯也纷纷亮起,色彩炫丽、形态各异的花灯形成了一道亮丽别致的风景线,塑造出元宵夜的“不夜鹿城”。在复星旅文·三亚亚特兰蒂斯的豫园灯会嘉年华,主办方挖掘三亚本土文化、国潮文化,并结合海洋文化等多种元素,设置了九曲桥、湖心亭等豫园灯会标志性场景,以及凤凰吉鸟、公仔戏、五指山等地方意象灯组。
而在三亚鹿回头滨河公园的灯会嘉年华,数千盏主题花灯“绽放”于临春河岸,“新春非遗灯彩、趣味光影互动、焕彩氛围营造、潮流生活夜市、非遗文化表演”五大内容,更将传统非遗灯彩技艺与科技互动装置充分融合,四海美食、文创夜市、新年玩乐、非遗表演等则让传统的赏灯有了更丰富的体验。
海口:校园活动喜乐多
为营造节日氛围,弘扬传统文化,海口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纷纷组织开展包汤圆、扎灯笼、唱儿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体验民俗,感受年味。26日中午,走进海口市英才小学滨江分校,可以看到每间教室都被装扮一新,玻璃窗贴上了“福”字,门上挂着红色纸灯笼,把整个校园映照得格外红火。“为了庆祝元宵节,老师和同学们从寒假就开始准备了。从灯笼的设计,到剪裁、制作,全都是由老师和学生自己完成的。”该校德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元宵节,吃汤圆。圆溜溜,大又甜”……在英才小学滨江分校,一阵阵欢快的童谣声从音乐教室内传出,学生们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了元宵节歌谣。美术课堂上,英才小学滨江分校老师还利用彩色橡皮泥教学生包汤圆。除了用黑色橡皮泥做“馅料”,白色橡皮泥当“糯米粉”,不少同学还给做好的“汤圆”画了“眼睛”“嘴巴”,创作出他们心中最可爱的汤圆造型。
花式民俗庆元宵
2月26日,在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小朋友们身着汉服参与元宵活动。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也举行了一系列充满童趣又热闹的庆元宵活动。元宵节当天,小朋友们全部换上了古色古香的汉服。老师精心准备了糯米粉,让孩子们体验制作汤圆的乐趣。孩子们捏起面粉,搓成汤圆,对元宵节有了更深的认识。
2月25日,澄迈县大丰镇才存村的鱼塘一改往日的平静,变得热闹非凡。当天上午10时许,才存村乡村渔乐节在一阵鼓声中启幕,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上演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元宵“渔”乐好戏。30亩的鱼塘已提前抽水,淤泥暴露在阳光下。浅浅的水中,百余村民或两人成组,拉着渔网兜鱼,或借助鱼篓和竹筐,赤手抓鱼。尽管工具五花八门,但众人的欢乐却如出一辙。
“正月十四全村男女老少进池塘捕鱼的传统,我记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47岁的才存村民小组组长徐取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一庆祝元宵佳节的活动,寓意“年年有余”,寄托着村民对新一年生活富足的美好期盼。抓鱼,既是闹元宵的娱乐,也是实打实的比赛。“抓得多分得多,个人可以留下渔获的两成,其余的再交由村干部进行分配,保证常住村民人人都能分到鱼。”徐取明说,不仅如此,抓鱼总重量前三名和抓到单条鱼重量排名前三的村民还会获得红包奖励。
“鱼王来喽!”在热闹的活动现场,一声吆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只见村民王开华满身泥巴,抱着一条乌黑的大鲶鱼上了岸。围观者纷纷掏出手机,上前去合照,分享喜悦。“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与村民共享,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着力营造文明乡风。”才存共享农庄管理者冯宝说,自2017年租下鱼塘以来,农庄每年都会放入鱼苗,负责日常管理,并在全村捕鱼这一天,配合村委会办好活动,把鱼免费分给村民。
时至中午,欢乐还在继续。“妈妈快看!”6岁的徐清良站在鱼塘里,向岸上的妈妈展示一网兜的田螺,快乐洋溢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