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文化名人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浏览量:2.13万次 发布时间:2020-07-07 16:45 来源: 作者:
天津有个“天津泥人张”,长春也有一位“关东泥人张”——张金东。他说:很多人读不懂我的生活,但我想用这些泥人代我说话……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关东泥人张在工作室工作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工具一应俱全
“我的素材,源于我从小就生活在那个环境”。柳河县三源浦镇是张金东成长的地方。“我家是祖传的手艺,我小的时候,家里人就捏泥人哄我玩。”张金东说,从小他就跟着家中的长辈捏泥人,做大头娃娃,13岁那年,张金东用农村泥巴捏出家中田间的老黄牛,这是他第一件作品。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小时候我就愿意鼓捣泥巴,下雨时,我们会把黄泥和好,捏成小碗状往地上摔,我们叫摔炮 ,比谁摔得响、谁的碗底破的洞大,现在想想都觉得有意思。”虽然人老了,张金东捏出的泥人却充满了童趣,更多地融入了关东地域文化。看着现在的孩子,张金东总觉得自己小时候玩的那些东西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接触到的。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生活比他那个年代丰盈,但回想起自己七八岁时雪地里玩爬犁、隆冬时节家门外看大车店里来来往往送公粮的车把式们执掌着马鞭的豪气样子,张金东觉得,他小时候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给予了他和小伙伴们太多的乐趣。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那个时候,我们山沟里的磨坊归公社大家所有,年终岁尾,从地里收完粮食,家家就开始忙活着磨面子,一家一家地排着队去用这盘磨。”张金东回忆,那个时候,要是轮到谁家用磨盘了,能借到毛驴那可是相当幸福的事。我家条件不好,借不到牲口,我就扯着母亲衣角跟在母亲后头人工推磨。母亲累了,我就试探着自己推,费好大力气,推上两圈,我就迷糊了。母亲心疼我,用袄袖子抹把汗,把我抱到一边,自己一个人推着磨盘转悠。张金东记得,粮食打下来了,送完公粮,剩下的就得碾成面子摊煎饼,要赶在年前把摊好的煎饼摞进大缸藏起来,那是全家人一年中不可缺少的口粮。新年前后,母亲还要用她亲手碾好的黏面子包上几锅黏豆包。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这样的生活在张金东的童年记忆中有不少,直至长大了参加工作,在乡镇邮政支局当上邮差,后来婚后把家安在了省城长春市,他都念念不忘曾经的艰苦岁月。国内一位知名的泥塑专家曾这样评述张金东的泥塑作品:夸张合理,取舍得当,以现实主义艺术特色,真实地刻画出关东人物的时代性格,形神兼备,自成体系。东北有三大怪,大姑娘叼着旱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窗户纸糊在外。”你说为啥这样呢?这就是咱东北那个时候的生活习惯和气候决定的,“像在山东那边窗户纸就得糊在里面了,东北这边冬天做饭有热气,外边凉,这外边和里面一冷一热,要是像南方把窗户纸糊在里面就会很快掉下来了。”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张金东很有生活,他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那个环境,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如果让他泥塑个南方的人物,会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没有生活。“我捏的关东人物,能让人看到当年的影子”。张金东退休后,每天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小外孙身上,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想到了自己从小玩的小泥人,“我当姥爷了,琢磨着可以捏泥人哄孩子玩。”张金东说,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捏一些小猫、小狗、小鹿等动物,虽然很简单,但是看到外孙很高兴、很开心,他感到很欣慰,并且从那时起,再度迷上了捏泥人。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打开电视机,看到电视剧《闯关东》很有东北特色,于是就萌发创作具有东北特色的泥人的想法。为了创作出具有关东特色的泥人作品,张金东查阅了不少书籍,在稿纸上画草图,努力将泥人做得惟妙惟肖。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张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创作的《闯关东》一组作品备受好评,其中《情》在长春市首届工艺美术展中获得铜奖、《小村头》获得优秀奖。2015年,《关东泥人张》还入选了长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没想到老了老了自己却越发痴迷上了泥巴,别人喜欢喝酒、打麻将,我这一天守着一堆泥巴就行了。”张金东说,现在想想,年轻时候的那段苦日子经历真是他这辈子的精神财富。“南方捏出的泥人,反映古装人物的居多,像瓜皮帽子、鸟笼子、坎肩子这些元素经常出现,我捏出的这些泥人大多是穿着大棉袄、大棉裤、挎着土篮子的关东妇女和关东汉子,有过这种生活的人,一搭眼就不愿意走了,因为他们能够从这些泥人中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张金东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看到他的作品都觉得好玩,但真正懂得作品中的含义的,是这些年轻人的父辈或者爷爷辈的人。张金东的泥人作品受到了关注和身边人的赞誉,而他在不断地创作和学习中发现,长春捏泥人的人虽多,但是在创作上多数都是向南方学习,作品缺少家乡的风情,这也让他坚定了创作具有东北特色泥人的想法。在张金东的作品中,火炕、火盆、棉袄、棉帽子都是最常见的元素,而老黄牛、马车也让他的作品看起来格外亲切。
“余生,让泥人代我说话”
张金东算是散落在民间最普通的手艺人,市井的故事发生在他身上并不那么突出和显眼,不过,当很多人看到摆在他面前的那堆用泥巴塑出来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无不驻足流连。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我是地道的东北人,小时候在大山沟里长大的,虽然现在搬进了省城,但我的心还在那个山沟沟,我给孩子们讲,给外孙子讲,给身边常围着我作品看的年轻人讲,遗憾的是,好多人听不懂,感觉不到我们那代人在那个年代的生活、那段经历。”不过老张认为,虽然记忆不可重来,但艺术的语言却没有时空的界限:“我是用泥巴记录和展现关东文化那段历史,余生别无所求,只想安安静静地用泥巴去回忆,让泥人代我说话……”
让泥人代我说话——关东泥人张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徐零瑶
责编: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