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将无人机飞防技术广泛应用于青稞、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生长领域,通过精准作业、高效服务,有效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在舟曲县坪定镇,当地通过引入无人机飞防技术,对全镇2050亩玉米种植示范基地开展统一防控工作。据了解,植保无人机单日作业面积可达500亩,效率是人工防治的30倍;同时依托精准喷雾系统,能严格控制农药用量,既避免药剂浪费,又减少过度喷洒带来的生态影响,实现绿色高效防控。通过首次科学飞防后,全镇玉米示范基地玉米田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飞防区作物长势明显优于常规种植区域。此次第二次作业正值玉米从大喇叭口期向抽雄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技术人员严格把控无人机飞行高度与速度,确保药肥喷施均匀精准,进一步巩固防控效果。
舟曲县坪定镇村民姚海龙对记者说:“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这个方式很好,给我们农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一天不用顶着烈日去地里干活,真的很方便。”
在碌曲县阿拉乡立池村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无人机飞防的高效性让农户们切实受益。过去,农户喷洒农药、施肥全靠人工,不仅耗时费力,还难以保证作业均匀性。如今,随着无人机飞防技术的推广,这一局面得到显著改善。无人机凭借灵活的操作性能和精准的喷洒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调整药量和范围,实现“按需供给”,既减少了农药和肥料的浪费,又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碌曲县阿拉乡立池村村民完代克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喷洒农药,全家老小都要出动,一天下来干不了多少活儿。现在有了无人机,一会儿就干完了,而且喷得还更均匀,省时省力,青稞的长势也特别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如今,无人机已成为我州田间地头的“护丰使者”,它不仅串联起生态防控的绿色脉络,更通过提升农作物品质为农产品品牌升级铺就了的金色链条。在科技赋能下,飞防区的麦穗沉甸甸弯下腰,实现了田间防护与丰收的双赢,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曹钧说:“科技赋能是提升青稞产业效益的关键。今年我们开展以种药肥水、耕种管收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和农机农艺措施的深度融合,青稞种植机械化率和技术集成率达到了80%以上。为了进一步提升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我们重点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通过精准作业,不仅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用量,更是降低了农户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绿色发展和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