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碌曲县广袤的乡村图景上,一股“牛”力量正悄然汇聚,奔腾出一条令人振奋的共富新路。
近日,记者来到碌曲县阿拉乡博拉村贡戈尔养殖合作社,一头头“牛奶皇后”享受来自牧民的悉心照料。地处半农半牧区的阿拉乡以“党建+”为引领,将娟姗牛产业作为破解发展瓶颈的“破局之钥”。面对传统犏雌牛养殖“效益低、生态压力大”的困境,阿拉乡博拉村党支部通过“科学论证、多方联动、精准施策”,将“吃得少、产得多”的娟姗牛引进落地,并同步拉开乳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序幕。以“基础养殖、加工升级、效益反哺”为“三驾马车”,用“三牛”并进的奋蹄之势,为乡村振兴谱写着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篇章。
稳固“基础牛”
一切宏伟的蓝图,都始于最坚实的地基。对于阿拉乡博拉村而言,这地基就是眼前这些毛色光亮、体态优雅的娟姗牛。尽管经济效益尚未显现,但合作社在养殖环节所倾注的心血,已为未来的腾飞埋下了伏笔。标准化牛舍是它们的“星级公寓”;科学配比的营养餐是它们的“定制食谱”。合作社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将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养殖全过程。博拉村通过“技术托管”服务,州、县、乡三级联动,为牛群提供疫苗注射、疾病防控等全流程指导,目前牛群健康率稳定为100%。
更重要的是,这份“基础”不仅在于牛,更在于人。合作社专门雇用本村群众,通过“传帮带”和专业技术培训,将他们从传统的农牧民转变为掌握现代养殖技术的产业工人。这份稳定的收入,让村民在产业培育期就尝到了甜头,共享发展初期的红利,也为产业未来的扩张储备了一支本土化、懂技术、有经验的专业队伍。
目前,经过专业饲养员的精心照料,引进的40头娟姗牛已有30头预计将在9月底生产,为未来提高产业基础提供了坚实后盾。
驱动“升级牛”
如果说养殖是产业的“第一车间”,那么同步建设的乳产品加工基地,则是“第二引擎”,是驱动产业价值攀升的核心。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10月底将迎来母牛产奶期,预计一头牛一天能产奶60斤左右,年收益可达140万元左右。”
如果仅仅出售原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娟姗牛乳固有的高乳脂率、高蛋白含量是天然的“品质王牌”,但必须通过加工才能将价值最大化。在牛舍不远处,一个现代化的加工基地正着手建设,将娟姗牛产业彻底“延链、强链、补链”,将高端酸奶、特色奶酪、黄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核心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共享“效益牛”